今天的广有五金,空气里飘着不一样的甜——不是机器运转的金属味,也不是文件纸张的油墨香,而是二十多年老龙眼树藏了一整年的果香。一年一度的“储良龙眼采摘日”到了,这是属于广有人的夏日仪式,更是刻在骨子里的团队记忆。
从枝头到掌心:藏在果树下的团队默契
上午八点半,公司院子果树下早已热闹起来。平时在岗位上专注认真的同事们,此刻都成了“采摘小能手”:电工熟门熟路搬来梯子,刘总手握龙眼剪,指着最高处那串“果王”喊:“刘厂,接好!这颗够你甜一上午!”办公司的小姑娘有点害羞,旁边的大家长陈总递过竹篮:“别怕,摘最下面的就行,咱们慢慢摘,慢慢尝。”
有人踮脚够枝桠,有人弯腰捡掉落的鲜果,树枝晃动时,偶尔有几颗龙眼“跳”到肩头,惹得大家笑成一片。平时在车间里配合组合页的搭档,时不时一个递篮子、一个剪果穗,默契比图纸上的尺寸还准;公司大家长一边提醒“小心树枝”,一边把刚擦干净的龙眼塞给大家:“先吃!新鲜的才够味!”
其实摘的哪里是龙眼?是平日里没说出口的关心,是同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。当满篮鲜果被放置好时,竹篮里装的不只是果实,还有比龙眼更蜜甜的团队情谊。
从分享到团圆:一颗鲜果里的“家文化”
摘完的龙眼不用刻意分配,大家自然围拢过来。咬开果皮的瞬间,汁水在舌尖散开,脆甜里带着树叶的清香——这是超市里买不到的新鲜,更是“自己人分享”的踏实。
在广有五金,这棵二十多年的龙眼树早已不只是果树。每年结果时,它是给员工的“季节福利”,是新老员工破冰的“话题引子”,更是“有福同享”的公司文化缩影。就像大家长陈总常说的:“咱们做合页靠的是手艺,过日子靠的是人心。树上结的果,就该让一起打拼的人先尝到。”
所以新员工记得:入职第一年收到的“见面礼”,是同事递来的一颗龙眼;老员工怀念:每年摘果时的笑声,比任何团建都让人记牢。这颗果,把“广有大家庭”的温暖,从口头落到了舌尖。
从感恩到传承:自然馈赠里的成长哲学
分完龙眼,有人细心地把果核收集起来,埋在果树周围——这是广有多年的习惯:“吃了树的果,要记着给树‘留份念想’。”二十多年的老树,扎根在厂区里,见证着公司从起步到稳定,也教会大家最朴素的道理:就像果树要经春寒、沐夏雨,才能在盛夏结果;团队要一起扛过压力、拼搏奋进,才能共享丰收的甜。
这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,让我们懂得:所有收获都离不开耐心等待,所有团圆都少不了彼此包容。就像广有五金始终相信的——好的公司文化,不必写满宣传栏,它可以是一颗龙眼的甜,一次并肩摘果的笑,一份“你摘我分”的默契,更是对自然、对彼此的真心感恩。
今年的龙眼摘完了,但枝头的绿意还在生长,就像广有和员工的故事,永远有新的情怀。明年盛夏,我们还在这里等一场丰收——因为最好的时光,从来都是:有树结果,有人相伴,有暖可享。
18028968328